新闻动态

“十三五”长沙商务和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

     回首过去5年,“外资得力,外贸发力,消费给力”烙印在长沙商务和开放性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超过1/3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投资兴业;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,成为湖南自贸区主战场;进出口总值连破1000亿元、2000亿元大关,增速中部第一;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47.03亿元,居省会城市第六位……

  不靠海不沿边,深处内陆的长沙,凭借改革开放的底色,跻身“新一线”,更具“国际范”。全市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呈现出追赶式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,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  稳外资

  敞开怀抱“筑巢引凤” 500强企业纷至沓来

  “十三五”长沙敞开怀抱“筑巢引凤”,硕果累累。

  复星湖南金融科技城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、创梦乐谷(长沙)动漫游戏产业园总投资额20亿元、广汽新能源汽车总投资额10亿元……

  2020年6月29日举行的“湖南投资环境及重点产业推介会”(长沙分会场)暨长沙“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”竞赛活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捷报频频。

  项目集中签约是“十三五”长沙招商引资势头强劲的缩影。招商引资,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,更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。

  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——“十三五”期间,英国BP石油、保诚集团,日本7-11、永旺,荷兰皇家壳牌,法国威立雅,德国大陆,新加坡益海嘉里等世界500强纷至沓来;爱奇艺科技、扬子江药业、中百集团、欣旺达、高力控股集团等中国500强、民营500强开花结果。

  项目投资规模持续扩大——-2016年至2020年,长沙累计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45个,总投资额1.55万亿元,其中工业制造业项目410个,占比55%,投资额10亿元及以上项目295个,投资额50亿元及以上项目97个,“三类500强”投资项目237个。

  精准招商产业链热度不减——2017年开展产业链建设以来,围绕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,长沙始终保持每15天新引进1个“三类500强”项目,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的节奏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“长沙速度”。

  利用外资质量持续提高——利用外资投资领域逐步扩展到先进制造业、食品深加工、批发和零售、现代服务业等,集聚了上汽大众、广汽菲亚特、广汽三菱、益海嘉里、沃尔玛等行业龙头企业。2019年全市外资企业年营业收入过2000亿元,纳税总额约140亿元,吸纳就业人数近20万人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开放的长沙对世界的吸引力不断增强。

  2020年7月8日,广汽三菱新能源车项目开工建设,同日,广汽三菱研发大楼正式竣工。这是广汽三菱与长沙9年感情的“最好见证”。

  自2012年“牵手”以来,广汽三菱已成为长沙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。此次开工的新能源车项目,将利用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各自优势联合开发首款新能源车型,总投资约10亿元,计划2021年正式量产,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年产新能源车10万辆。此次竣工的广汽三菱研发大楼,为广汽三菱研发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心一期项目计划于2021年3月交付使用,将为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发展、智能制造、本土创新提供依托和支持。

  广汽三菱与长沙的故事,在星城大地频频上演。不断提升的产业基础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,令外资对长沙青睐有加。

  2016年至2019年,长沙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2.18亿美元,年均增长9.67%。2020年,长沙克服疫情影响,实际利用外资72.8亿美元,外商直接投资10.6亿美元,均居中部首位。

  截至目前,来长沙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73家,总投资超过1150亿元,到位资金约900亿元。其中,境外世界500强99家,是2015年的1.15倍。

  栽好梧桐引凤栖。身处中部内陆的长沙,缘何频频受到外来资本、产业项目的青睐?

  “主动调整招商思路、加大服务调度、拓宽招商渠道,力求引优引强提高实效。”在市商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高伟看来,长沙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,招商引资水到渠成。

  5年来,长沙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“第一抓手”,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,建立周调度、月通报交办、半年度讲评和年项目观摩机制。

  为了“稳外资”,开放型经济“2+4”、“扩大利用外资16条措施”等系列政策相继出台。

  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2020年4月,市领导第一时间率领招商团先后造访广州、珠海、东莞、深圳,走访企业,考察招商。

  充分发挥考核“指挥棒”和“助推器”作用,长沙对新引进重点项目一月一排名,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、大干快上的浓厚招商氛围。

  稳外贸

  “长沙制造”闯世界 进出口增幅全国领先

  近日,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有3个新冠肺炎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,可在欧盟国家和认可欧盟CE认证的国家销售。

  2020年1月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长沙企业圣湘生物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,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,并于8月成功登陆科创板,上市首日市值超过460亿元。

  由于在抗疫中的出色表现,前三季度圣湘生物实现营收36亿元,同比增长13.8倍。其中出口业务迅猛增长, 境外销售占比由去年的5.05%跃升至52.81%。目前,圣湘生物持续保持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月度出口量第一的位置,产品远销法国、阿联酋、菲律宾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以硬核产品拓展海外市场,圣湘生物成为“长沙制造”勇闯世界的缩影。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,经济全球化遇到挑战。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,长沙外贸在逆风中显示了强劲韧性,实现了量和质的双提升。

 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2018年、2019年,长沙进出口连续跨越1000亿元、2000亿元大关,分别以36.8%、56.4%的增速走在全国前列。2019年进出口额比2015年增长1.48倍。2020年预计完成进出口额2300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

  进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,也保持了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。

  国际市场结构更加多元——鼓励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。2019年,长沙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额为85.22亿美元,对非洲贸易额11.25亿美元,分别增长58.23%、54.82%。

  外贸商品结构转型升级——大力发展高质量、高技术、高附加值产品贸易,2019年,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完成进出口150.3亿美元、48.78亿美元,占全市比重达51.9%、16.88%。

  外贸经营主体更优——截至2019年12月,全市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2699家,比2015年增加1105家。其中实现外贸“倍增”企业406家,1亿美元以上企业47家,分别比2015年增加168家和25家。

  新兴业态不断壮大——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积极培育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、外贸综合服务体等外贸新业态、新模式,助推了外贸创新发展。2018年7月长沙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。2020年全市预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50亿元,增幅70%以上,连续两年增速居全国前列。2020年,高桥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累计申报金额9.86亿美元,同比增长51.7%。

  成绩来之不易,与稳外贸、扩大开放的“组合拳”密切相关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相继出台“外贸扩规模、提质量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”“跨境电商综试区推进方案”等支持政策。

  疫情发生以来,长沙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市领导联点机制,“点对点”联系、“一对一”帮扶,对近180家重点外贸企业定期进行调度,主动服务,帮助企业克服困难。

  成绩来之不易,与不断打通联通世界的通道,搭建开放发展的平台密不可分。

  中欧班列(长沙)不断开拓新路线,跑进全国“第一阵营”。目前已开通欧亚线路10条,物流覆盖沿线30个国家40多个城市。

  2017年12月开通湖南首条全货机航线,2018年7月开通湖南首条洲际全货机航线……目前,全市在飞国际货运航线达13条。

  位于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黄花综合保税区,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。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660余家,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业务,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30亿美元,2019年在全国综保区排名攀升至第14位。

  综保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(工程机械)和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(阿治曼中国城)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相继获批。波兰工业园、乌干达产业园等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。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,首届于2019年在长沙成功举办。

  2020年9月,中国(湖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成功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“新地标”和“试验田”。长沙片区作为主战场,开放发展进入新征程。

  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是长沙对外开放的高度、广度、深度全面提升的5年。”高伟为全程参与见证其中颇感自豪。“商务部门将在‘三高四新’战略指引下,建设好中国(湖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,认真编制好长沙市‘十四五’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,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。”

  促消费

  夜经济影响力全国前三 长沙消费更加多姿多彩

  消费、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,消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,也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生活变化的指标。从进口商超到门前便利店,从商贸综合体到特色商业街区,从逛街购物到直播带货,从下馆子到外卖一点就到家……“十三五”以来,长沙商贸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,新型商贸综合体“百花齐放”,新型消费业态“百家争鸣”,长沙人的消费生活更加多姿多彩。

  茶颜悦色外排队的人群,解放西路的嗨歌劲舞,冬瓜山大快朵颐的烧烤……构成了这座城市生动的另一面,长沙因此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前三。

  虽受疫情影响,长沙夜经济仍逆势增长。刚刚落幕的长沙首届“夜星城”消费节持续3个月,直接参与商家近1.3万家,营业总额达279.7亿元,同比增长20.45%。

  火爆的夜经济,是“十三五”以来,长沙消费规模不断扩大、消费结构持续升级、新业态快速发展的缩影。

  网红长沙,消费规模不断扩大——

  “记得五六年前,我每年假期或者有空闲的周末都会到香港、北上广去购物逛街。因为那里的服装、化妆品、餐饮品牌比长沙丰富。但这两年就很少特意去外地购物了。尤其是长沙国金中心开业,五一商圈提质升级,从环境到品牌都有了进一步升级。”市民周女士笑言,“再不用舍近求远跑去外地贡献GDP了。”

  “十三五”是长沙商贸设施建设最快的5年,商贸设施平均每年以2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增加。长沙国金中心、宜家、砂之船奥特莱斯等大型购物中心陆续迎客,丰富了市民生活。

  长沙“福满星城”购物消费节已连续举行十二届。今年针对疫情影响,整体策划“春天有约·夏季有礼·秋天有韵·冬天有味”消费系列活动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促消费活动近600场次。

  品牌更多、业态更全、体验更佳、活动更多,自然拉动市民消费。2016年至2019年,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1.6%、10.5%、9.9%、10.1%。

  幸福长沙,市场体系转型升级——

  金湘权、汴京炸鸡、毛姨鸡爪、刘记糖油粑粑……如今的荷花池生鲜市场有了新模样,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美食“打卡”点。

  荷花池生鲜市场是一个有20来年历史的老农贸市场,有2600多平方米,服务着周边望麓园街道、通泰街街道、湘雅路街道的众多居民。自2018年实行提质改造以后,昔日臭味熏天、污水横流、店外经营、难以落脚的菜市场,蜕变成一家整洁有序、窗干门净、环境舒适的智慧型菜市场。

  农贸市场是市民“菜篮子”供应的重要场所,也是维护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。近年来,长沙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按下快进键。2018年至2020年全市新建(改造)便民生鲜农产品市场152个,建设社区门店132个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大力促进市场体系转型升级。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、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、家禽批发市场等3大市场迁建和高桥市场片区提质改造基本完成。高岭、湾田、金桥等综合市场以及水渡河、大河西等农产品市场陆续建成运行。长沙便利店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三。

  数字长沙,新业态快速发展——

  2020年的“双11”,长沙仅在某平台就贡献60.5亿元,在全国城市购买金额榜单中排第15名。

  “十三五”网购已成常态化居民消费方式,长沙电商产业也大步向前。全市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93家,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27.5万家。御家汇、安克创新、兴盛优选、快乐购分别在美妆电商、跨境出口、社区电商、媒体电商等细分领域领跑全国。

  建成浏阳市、宁乡市等2个农村电商产业园,4个县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,700余个镇、村级电商服务站。工业电商初具规模,三一、中联等工业龙头借助互联网做大做强。电商扶贫精准有效,培育示范网店900余家,84个省定贫困村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。

  “5年来,长沙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全市居民消费水平由 ‘小康型’向‘发展型’转变。消费升级覆盖吃穿住行,关心健康、追求时尚已成为现代人新的生活目标。”高伟介绍,下阶段长沙将以深层次的流通改革助力扩大内需,稳步推动市场流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发展,推进商贸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,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,促进新格局的形成。